印章的保管與盤點是否進行有效控制如何做
第一步制度、流程文件的熟悉與梳理,關注印章的保管方式、盤點周期、盤點報告等。
第二步訪談
詢問行政人員,關注以下問題:
1、公司有哪些印章,都是如何保管的,是集中在行政部門保管,還是根據用途或授權在相關部門保管;
2、各部門是否有印章
3、印章是否需要在集團行政部門進行集中備案
4、印章備案表或臺賬是否由專人管理,會記錄哪些信息
5、是否定期對印章進行盤點,多久盤點一次,是否有記錄
第三步測試
獲取印章備案記錄,檢查一下信息:
1、記錄的信息是否完整,印章留樣、保管人信息是否齊全;
2、印章臺賬信息是否及時更新
1) 可以優先選擇臺賬中記錄的時間較早,保管地點非本部的樣本。例如,2015年10月對印章臺賬進行檢查,其中顯示印章的保管時間是 2007年5月,保管地點為公司外部的辦事點。這就需要引起重點關注。
2) 記錄的印章保管人已變更但臺賬未更新??梢栽儐柵_賬管理人臺賬中所記錄的印章保管人的信息,另外也可以通過離職人員信息表進行核對。后一種方法的工作量較大,建議注重詢問。如何詢問呢?例如,這個人還在公司嗎?在哪個部門?通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,同時獲取兩個信息。一是是否離職,二是人雖然在公司,但是部門可能發生變化。印章的保管很多是與部門相關的,如果部門發生變化,就意味著可能這個章的保管人也發生了變更。
3) 印章在使用中發生損壞,是否會進行重刻,重刻后的印章是否在臺賬上留印。
4) 記錄的保管地是否發生變化。
5)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組織架構發生變化,這些變化可能也會對印章的保管產生影響,追查至臺賬看其是否進行及時的更新。
6) 對印章實物進行盤點,盤點時一般進行全盤,建議先查實物,再與臺賬核對,對于實物盤點結果與臺賬不一致的要詢問原因,注意實物是否發生丟失,記錄是否準確。
7) 審計時,在檢查業務資料的過程中要留心其中的印章信息,有時會有意外收獲。
例如:審計人員在檢查公司的檔案資料時,將檔案上出現的印章與企業提供的備案記錄進行比對,發現該印章沒有記錄在案。據對方解釋,該印章是公司成立前為了前期外聯工作方便刻制的,后來就不用了,當時負責的人員也早已離職,所以未記錄在案。
需要資料
1、 印章的保管方式、盤點周期、盤點報告等相關制度
2、 印章臺賬
3、 盤點表(對方的盤點記錄、審計人員檢查時的盤點記錄)
審計中常見問題
1、印章臺賬未及時更新
2、未定期進行印章盤點
3、印章未及時進行備案
印章的刻制、銷毀是否進行有效管理如何做
第一步制度流程文件的熟悉與梳理,關注如印章刻制的條件、申請、審批、印章更換的流程,印章作廢與銷毀相關控制的規定等。
第二步訪談
詢問行政相關人員,關注以下問題:
1、印章的刻制是如何執行的,是否需要申請、審批、誰負責去實際執行。不同類型的印章在管理上有什么區別,如部門章、公章等;
2、印章的更換與作廢是如何操作的,是否需要申請、審批,不再用的印章是否要求收回等;
3、印章的銷毀是如何執行的,是否需要申請、審批,誰負責銷毀,是否有記錄;
4、目前是否發生過印章的刻制、更換、作廢和銷毀;
5、實際執行與公司的制度、流程是否有差異。
第三步測試
獲取審計期間刻制、作廢、銷毀的記錄及相關支持性資料,主要是合規性審計,關注以下項目:
1、印章刻制的流程如刻制前的申請、審批、刻制后的備案是否符合規定;
2、印章更換的流程如更換的申請、審批、刻制后的備案以及舊章的回收和處理是否符合規定;
例如:審計人員在對印章進行盤點時,發現公司有兩個內容相同的印章,經詢問,對方表示,其中一個是舊章,因發生磨損不再使用,但因為沒有相應的規定也不知道如何處理。
福田深圳律師所簡析:這里需要考慮幾個問題,一是刻章的控制是否存在問題,二是廢棄印章的管理可能存在漏洞,三是類似的情況有多少,四是是否存在舊章亂用的情況。
3、對于不再使用的印章應及時收回,審計中如果發現一個部門有多個印章,且用途不明確的情況,應引起注意,并建議被審計單位將不用的收回或進行銷毀。
4、印章的作廢處理是否符合規定,關注點如作廢的申請、審批、后續的處理;
5、印章的銷毀是如何處理的,處理是否符合相關規定。
例如:審計人員對工程部門進行審計時,發現資料上蓋有:“XX公司工程部”的印章,然后詢問了相關人員,對話如下:
審計人員:你們這個印章是什么時候刻的,誰去辦的?
工程部人員:這個是開工后不久為了發文方便刻制的,是讓我們的內勤去刻的。
審計人員:這個章公司知道嗎?有沒有申請?
工程部人員:我們先找一下。
隨后,審計人員詢問了行政相關人員,對方表示不知情,且在行政部提供的印章備案表里未發現該印章的信息。而后審計人員再次與工程部人員核實,對方承認是私自刻的,因為對公司的相關制度流程不熟悉,問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操作,所以就自己刻了。
需要資料
1、印章刻制的條件、申請、審批、印章更換的流程,印章作廢與銷毀相關控制等的規定。
2、審計期間新增、作廢、銷毀的印章記錄及支持性資料。
審計中常見問題
1、無相關制度或有制度,但制度規定不完善。
2、印章刻制、銷毀未按規定執行
3、作廢的印章未按規定進行處理
用印管理是否符合規定
如何做
第一步制度流程文件的熟悉與梳理,關注用印的申請、審批、用印的記錄等。
第二步訪談
詢問行政管理人員,關注以下問題:
1、是否有明確的用印管理規定;
2、是否有用印記錄相關的審批
3、如發生印章外借的情況,如何處理,與常規的用印有何區別
第三步測試
獲取審計期間用印記錄及相關的資料,隨機抽樣,可以優先關注外借的印章,檢查時關注以下項目:
1、用印記錄登記的信息是否完整,印章名稱、用途、份數、時間、用印人等;
2、用印的相關支持性資料是否齊全,如用印審批;
3、發生外借的印章是否在規定時間內歸還,
除了測試樣本外,建議留心觀察實際被審計單位在用印時是如何執行的。
需要資料
1、用印的申請、審批、用印的記錄等相關制度
2、審計期間用印記錄及相關的支持性資料
審計中常見問題
1、無相關制度或有制度,但制度規定不完善。
2、用印未按規定執行相應的申請審批
3、用印申請單未妥善保管
4、用印記錄未及時更新
5、外借印章未及時歸還
福田區律師解讀:“礦區直播”賣 | 福田區律師視角:蘇州兩人墜河事 |
福田區律師視角下的公共安全責任 | 福田區律師視角:泰國大象發怒踩 |
福田區律師解讀:教師指認猥褻現 | 福田區律師視角下的學術誠信之爭 |